“小熊掰玉米”说得很明白,没有分享、积累和传承,你手上永远只有一个玉米。无论是产品研发,或是市场开拓,我们看到的更多的现象就是在“掰一个丢一个”。对于如何建立制度、规范、流程,却是根本不重视的,他们的口中永远在说:“下一个!”
“龟兔赛跑”则指出,慢即是快,坚持比速度更可靠、更可贵。一项正确的工作,总是要坚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真正的效果,比如读书,比如锻炼。尤其是组织能力的建设,需要经年累月地努力。但我们常见的是“大干30天”之类的抽风似的运动,生猛有余而韧性不足。
“灰姑娘”的水晶鞋,在午夜0点会消失。可惜的是,在管理的天空中,并没有钟声,我们根本不知道具体的时间,常常会错过午夜。一位投资界的朋友说:“A股3000多家上市公司,80%以上是没有价值的。”这是二八原则的又一证明。如果算上三板挂牌公司,这一比例将至少90%以上。过去的创业板,今天的科创板,结局恐怕免不了“一地鸡毛”。可我们还是看到众多的炒家前赴后继,他们认为自己有时钟,能够赶在午夜0点前的最后一刻离开。可真的有时钟吗?他们的时钟准吗?
……
对管理而言,童话中最有价值的故事,大概非“盲人摸象”莫属。
学海无涯,在知识的海洋中,我们或多或少都是盲人。我们探知未知的世界,与盲人摸象本无二别。管理中,我们处处面对“盲人摸象”的境况,无论是确定战略,分析市场,开发产品,还是解决问题,以及对人的评价,统统都如此。本质上说,每个人掌握的知识都有限,自然免不了以偏概全。
“这是我亲手摸到的,怎么会有错?!”盲人摸象式的行为和语言自然就充斥于管理的每一个角落。如何解决这一问题?
大概有三种方法:
一、全部摸一遍
把大象全身摸一遍,自然可以得到正确完整的认知。管理中对应的方法是“轮岗”。这一方法说起来有效,但还是有两个问题。第一,大象不是死的,它会行动,所以免不了一方面摸到重复之处,一方面又会有所遗漏。第二,这一方案成本高昂,并不具全面的可行性,最多只能对少数人实施,一般来说这个机会针对的是接班人、高层领导、个别专家。
二、建立一个模型
设计一个模型,比如用木头雕刻一只缩小的大象模型。这将有效解决前一方法的两个问题。这一招在管理上就是“规范化、模板化”。“模板化是员工快速进步的法宝”,《华为的冬天》中提炼的这一管理要点,自然很有价值。但也有它的不足,模型只能近似,却不会完全相同,它需要我们发挥“放大”这种想象力。
三、治愈失明
这当然是根本性的方法,可也是最难的方法!我们看看生活中有多少盲人能够重新看见世界,就知道这一方法有多难。如何让每一位管理者不再是“盲人”,从而明察秋毫,或至少能够比过去看得更清楚,管理中对应的方法就是彼得·圣吉提出的“第五项修炼”——打造学习型组织。只有不断学习,“光明”才会不断扩大。
无论何种方法,都是相对的,需要不断地持之以恒地努力,并没有所谓极致或完美一说。《易经》64卦中,第63卦“既济卦”,第64卦“未济卦”,意思是每一项工作的完成,就是下一项工作的开始。这是管理的难点,我们应有的态度,可以参考《大学》中的话——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”,以“止于至善”。尽管永远达不到,但可以不断逼近。好在管理并不需要极致完美,满足客户需求并超越竞争对手就可以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