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经有人开玩笑说每个门卫都是哲学家,因为他们会问三个问题:“你是谁?你从哪里来?你到哪里去?”这确实是哲学的三个终极问题。“子不语怪力乱神”,到目前为止,我们还是不知道人从哪里来,死后去到哪里(这两个问题属于宗教的范畴)。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”,我们能够讨论的,只有一个现世的问题,即“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”?具体到企业,这个问题也是一样的:“企业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?”
稻盛和夫提出了“经营哲学”的概念,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:企业存在的价值与意义,是“为了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,并进而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贡献。”进一步,稻盛和夫构建了其经营哲学体系:敬天爱人、六项精进、经营十二条及会计七原则等。
德鲁克说,管理中如果有什么称得上“哲学”的话,那应该是“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”。他还认为,管理的本质在于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和善意。“自我管理和目标控制”,可以说是根本性的管理手段和方法,但可能还是够不上“哲学”层面。德鲁克说的“激发善意”,或者换句话说,人性向善,才是真正的哲学。
人性本善还是本恶?这个问题争论了几千年了。儒家的两位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,前者主张“性本善”,后者认为“性本恶”,尤其延伸出来的思想和理念,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,无不大相径庭。西方管理理论中“X理论”与“Y理论”,其核心的差别也一样。
人性中有善也有恶,这并没有争议,争议的是“本”是什么。至少到目前为止,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认知来了解这个“本”,但有一点是明朗的:每个人都想好。或者说“人性向善”,但“向善”与“本善”是不同的。
顺便说一下,今天很多流行的“管理理念”,比如过度区分“领导与管理”、“经营与管理”等,对此我是不认同的。领导与管理也好,经营与管理也罢,尽管它们各有侧重,但从哲学上来看,本无二别,所以我在这里说的是“经营管理哲学”。
曾经有位总经理向我抱怨:“你看我的这些员工根本不想上进呢!”我反驳他:“你能否指出具体哪一位是‘不想好’的员工?”每个人都向往美好,这是我们经营管理的出发点,我们所要做的,就是激发员工的“善”。
“人性向善”作为经营管理的本源,才是应有的哲学态度,这是形而上的。具体到工作中,大概就是“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”了,这是形而下的。从这个角度出发,德鲁克把“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”称为哲学,也可以说是恰当的。
为什么我们必须要确立“人性向善”作为经营管理的哲学?它对我们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?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看。
一方面是员工的自主性。
企业的价值是为社会创造财富,包括直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。创造财富的要素是什么?亚当·斯密把它归纳为土地、劳动力和资本,正基于此,企业经营收益中分配中出现了地租、工资、利息和利润等形态。在他的那个年代,这个归纳大概是对的。但今天,知识工作者成为就业的主力军,他们自带生产资料,知识参与分配就成为自然的事情了。上世纪末,华为称之为“知识资本”、“知本主义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既然知识成为创造价值的要素,并且越来越重要,提升工作者的知识水平就不可或缺,学习与成长自然越来越重要。而学习与成长,必须自动自发,靠压迫没有用。如何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?我想“人性向善”的假设前提必不可少。只有相信“人性向善”,员工的进步和提升才是可能的。
要发挥管理者与员工的有效性,也要基于他的自主性。今天的社会,激励动能主要来自于自我激励,而不是上司的压迫或者害怕失去工作,我们承认“人性向善”,才符合今天社会的发展趋势,才能发挥每一位员工的创造力。
另一方面是组织经营管理。
离开了“人性向善”,我们必然会设置过度的所谓“管控”,管理将变得越来越复杂,越来越不可控。要简化管理,必须承认“人性向善”。管理的重心已经不再是管理他人,而是自我管理。
我看到很多的所谓管理制度与流程,都太复杂了。其出发点就在于要防堵人性的“恶”。复杂是没有效率的,当然更没有效果,它也违背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最根本目标:为社会创造价值。
一位董事长,我曾经建议他要从员工的能力提升着手搭建管理体系,但他回答我说:“这些家伙这山望着那山高,水平一高就跑了。”我只好借用一句话反问:“水平很烂又不走怎么办?”不相信人性向善,我们必然和这位董事长一样,绝不可能把能力提升作为经营管理的核心。
人性本善还是本恶?我们可以放下这个问题,重要的是相信“人性向善”,这应该成为经营管理中最根本的哲学前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