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人文逻辑”也许是我发明的一个词,至少我没有听过或看过其他人提起。(注:德国有人写了一本书《人文科学的逻辑》,概念可能有些类似。)
近代以来,我们学习的主要是数理逻辑。顾名思义,数理逻辑指的是数学、物理以及延伸学科中的一种逻辑,它重视演绎和推理,它讲究精确。我们在学校学习的,大部分是数理逻辑,原因很简单,它有清晰的因果关系,容易分析、评价和教学。这也导致各级管理者所强调的,大部分是数理逻辑。在管理上,我们称之为“管理技术”。
但人生的道理却不是如此直白而简单。每个父母都会要求孩子努力学习,并认为努力可以带来好成绩,但如果深入研究每一个孩子的情况,看看努力与成绩的关系,却并非那么直接和绝对相关。有次我在与孩子的探讨中,他举出了很多的反例,我只好不断思考:该如何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呢?
后来我画了一幅图:
A点的努力程度超过了B点,但成果却相反,这就是人文逻辑。它不像数理逻辑那么直接,但还是存在关系。只是这种关系,不是绝对的,尤其是从个体和短期来看。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一定比普通大学更加优秀吗?当然不一定,但平均来说是肯定的。人文逻辑讲求的是概率,比如努力与成果的关系,从数学期望(概率术语——图中虚线)来说,是正相关的,但不是说个体一定如此。
人文逻辑的力量,需要有两个前提:一是从团体来看,二是从长期来看。随着团体越来越大,逻辑越来越明显;随着时间越来越长,逻辑越来越有效。单个人可能靠买彩票发财,但没有一个大的组织可以做到这样;一个企业可以靠宏观政策的变化取得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,但绝不可能因此而长期成功。这也是巴菲特为什么说:“即使格林斯潘附在耳边告诉我下一步美国的宏观政策,我也不会改变我的任何一个投资决定。”
人生的道理,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没有搞清楚数理逻辑和人文逻辑。我们倾向于强调数理逻辑,但影响我们的却往往是人文逻辑。
为什么要学习,乃至要建立学习型组织?人为什么要“知天命”?组织为什么需要有使命?为什么我们越来越需要打造高效团队?工作也好,生活也罢,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纳为短期和长期的矛盾。
曾经有位创业者问我:“企业到底需不需要理想?”他看到周边的同行,没有理想的往往发展更快,而他们因为“有所不为”,却错过了很多的机会。
我问:“甲乙两人合作做生意,赚了一万块钱,两人贡献相当,该怎么分配?”
答:“一人五千。”
“但如果甲要六千,乙也同意自己只拿四千,仅从这一单生意来看,谁的‘成果’比较大呢?”
“当然是甲。”
“可是如果长期来看呢?你愿意和谁合作?”
以上据说就是李嘉诚做生意的逻辑。因此,他成了亚洲首富。
我们的组织,尤其是创业者和高层管理者,不仅需要数理逻辑的能力,更需要理解人文逻辑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