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无论你的公司刚刚成立,还是存在已久,总不免面对新市场开拓的问题。新公司当然到处是新的市场,可即使是成熟的企业,也免不了有新的产品(服务)、新的市场区域,以及进入新的行业(客户)等,一样也面临新市场开拓的问题。笔者结合20年的营销体悟,谈一谈:开拓新市场,该遵循怎样的逻辑?
现实中,我看到的大多数公司,他们的逻辑是:没有逻辑。或者称为“有奶就是娘”的逻辑。从“管理是实践”的角度来看,这样的逻辑并没有问题,只是缺少一个中心思想,所以无法“一以贯之”。
本文关键词:
一、战争(竞争)的真实逻辑
先描绘一个场景:
假如A、B两支队伍狭路相逢,能力相当,A队伍200人,B队伍100人,你死我活的结果自然是B队伍被消灭。那么问题来了:消灭B,A会牺牲多少人?
我曾经问过很多人这个问题,大部分人的说法是牺牲100人。可是这样的回答,完全是瞎扯淡。其实这个问题还缺少一个条件,现在补充一下:如果平均5枪(5颗子弹)消灭一个敌人,结果如何?
下面我们模拟一下:
A队伍 |
B队伍 |
比例关系 |
|
战斗前 |
200 |
100 |
2:1 |
第1轮后 |
180 |
60 |
3:1 |
第2轮后 |
168 |
24 |
7:1 |
第3轮后 |
163 |
0 |
你没有看错!最后的结论是A消失37人,B队伍的100人全部完蛋!如果我们把条件设为10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,结果是:
A队伍 |
B队伍 |
|
战斗前 |
200 |
100 |
第1轮后 |
190 |
80 |
第2轮后 |
182 |
61 |
第3轮后 |
176 |
43 |
第4轮后 |
172 |
25 |
第5轮后 |
169 |
8 |
第6轮后 |
168 |
0 |
是的,A将以更小的牺牲消灭B。
如果你加大两支队伍的人数比例,结论将是,人数多的一方将以更小的代价消灭对方。这才是真实的战争逻辑。这里我们还没有考虑,弱势一方因为信心崩溃的原因而带来的战斗力下降。在战争史上,为我们所津津乐道的是诸如赤壁之战、淝水之战之类以少胜多的战役,但事实上,以多胜少才是常态。
毛泽东概括了游击战的16字诀“敌进我退,敌驻我扰,敌疲我打,敌退我追”,为什么要这样?根本的原因是在局部区域形成压倒性的优势,然后歼灭敌人。这样的逻辑在后来的“三大战役”中得到了充分发挥,在总人数上,解放军并不占据优势,甚至是弱势,但每一次局部的战斗,解放军常常是数倍于对方的力量。积小胜为大胜,最后夺取整个战役乃至全国的胜利。
所谓以少胜多,是以天时地利人和,压制“多”方真正参加战斗的力量,实质上还是以多胜少。
都说商场如战场,战争的这一逻辑,也一样适用于商界的竞争,尤其是新市场的开拓。
二、建立根据地
没有根据地,就没有生存的基础。所谓根据地,就是我方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市场区隔。“农村包围城市”,在革命年代被验证为成功的战略,今天在商界竞争中,我们看到的情况也是如此。无论是国内的华为,还是国外的沃尔玛,他们走过的成功道路一样如此。其中基本的逻辑,就是在敌人薄弱的区域,形成局部的压倒性优势,先取得局部的胜利,然后推而广之。
一个企业,成立有几年了,业务覆盖全国,但市场占有率还很低。公司有大约30位销售人员,他们每人负责一个省(市区)。可是这样一来,每个省均处于弱势地位,市场的发展也因此非常艰难。其实,他们应该做的是,聚集力量,建立根据地。比如聚焦在2-3个省,提升占有率,直至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力量。因为对他们来说,产品的占有率还很低,换句话说市场空间很大,即使业务局限在两三个省,也一样可以取得明显的业绩增长。这两三个省就成为了他们的根据地,在根据地精耕细作。
为建设根据地,首要的是如何选择根据地。根据地的选择,当然要考虑市场的丰饶,但更重要的还是敌对势力弱。当年中国革命选择根据地,考虑的不是能打多少粮食,而是敌方顾及不到的区域,如井冈山、大别山。开拓新市场的目标不是挑战自我,而是取得成果,即促进业务的快速全面发展。在对手势力弱的地方,即使我方没有明显的优势,也可以因为我们的资源聚集(尤其是人力资源),一样形成局部优势,从而取得胜利。当然,如果结合我方的一些优势,如产品特性、地理位置、客户关系等,就能够更好地建立根据地。
根据地在市场开拓中的作用,主要有两个方面:
(一)摸清业务发展的规律
任何一个组织,其业务发展总是有规律可循的。无论是找寻机会,建立客户关系,还是提供解决方案,以及商务策略的制定。根据地的精耕细作,找到业务发展的规律,就能够为未来的市场开拓打好基础。在管理上,我们可以采纳的工具包括:FAQ(Frequently Asked
Questions,常见问题解答),以及SOP(Standard Operation
Procedure,标准作业程序)。我们建立FAQ与SOP的目的,自然是为了把管理例行化,好的手段和方法能够得以复制。例行化尽管是非常简单的管理手段,却也是了不起的手段,它可以让平凡人做好,乃至完成不平凡的事业。
(二)培养人才
从长远来说,组织成功首要的人才。现实中我们看到大量的企业领导在感慨:缺少人才啊!可惜的是,他们根本没有认真思考一个问题,人才从哪里来?孔子说:“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学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学之,又其次也。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!”我们当然希望找到“生而知之”的人才,可孔子也认为自己是“学而知之”的人。换句话说,“生而知之”的人才太少,一个组织如果没有“人尽其才和人才增值”的土壤,人才终究是缺乏的。在根据地中,我们备战备荒,我们相互学习,以共同提升。而如果像前面说的那个公司一样,每个省派驻一个人,他们很难有相互学习的机会,也就很难提高。
开拓市场需要知道怎么干,还要有资源保证干好。前者就是清晰业务发展规律,而后者的核心要素就是人才。这不仅是为了今天的生存,还在为将来打大战做好储备。很多初创企业的失败,原因正是过早地与对手正面交锋。要知道哪怕再好的创意,再先进的技术,总不能够永远领先。过早地离开根据地,就像“五次反围剿”中的正面冲突一样,很可能面对覆灭。
西奥迪尼的著作《影响力》中,提到人类的六种思维定式,其中之一为“承诺与一致原理”,说的是人们一旦做出了承诺,就会努力兑现。根据地的建设,也恰好符合这一原理的应用。我经常打比方:你可能很多次暗暗下定决心早期锻炼,但有多少次真正执行了呢?可如果你和客户约好某天早上一起跑步,能够实施的概率就高很多了吧。人都有惰性,销售人员远离本部,在没有人监控的情况下,能够踏实努力的必然是少数(我们的组织中充满的是平凡人)。而如果在根据地内,作为一个团队来行动,耳鬓厮磨,相互承诺,其行动计划得以实施就多了一种保障。
以上谈了根据地的意义与作用。及此,另一个问题来了:“对于根据地以外的市场,是否就听之任之呢?”
三、“红区”与“白区”
优势市场我们称为“红区”,弱势市场我们称为“白区”。有人问:“对于白区,是否就听之任之呢?”
我们还是回到中国革命的历史,红区要建立根据地,白色恐怖地区呢?是否就像鸵鸟一样,把头埋进沙子,当成不存在了呢?世界永远是一体,你不经营白区,白区还是会想尽办法进攻红区,这就是为什么会有“围剿”乃至“三光政策”。无论从生存还是发展的角度,白区还是需要经营,但经营的方式与红区完全不同。1937年,毛泽东在《共产党人》发刊词中总结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:统一战线、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,这对我们今天依然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。革命年代,我们在白区的工作重点就是“统一战线”,工作的主要方式则是“地下工作”。说到这里,我想已经有人知道该怎么做了。没错,在白区,我们的工作重点,就是合作!埋下一颗种子,埋下“星星之火”,待东风起,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”。
红区与白区,其市场开拓的手法,也因此有了明显的差异。
红区要形成全面压倒性的优势,所以需要精耕细作,需要一边打战一边打粮食,“百团大战”固然需要,“三五九旅”一样重要。在红区,我们的队伍需要各种角色。有战斗部队,有后勤人员;有大脑中枢,有四肢操作;有为了今天业绩的销售人员,也需要面向未来的营销团队。一言以蔽之,红区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队伍,包括信息化部队(发现机会),海陆空作战力量(抓取机会),还有后勤保障和指挥系统(更好地发现机会和保障落地)。营销乃至企业运营,就是干两件事情:发现机会和抓取机会。(顺便说一下我就营销的总结:营销过程就是产品/服务的卖点匹配客户痛点的过程;营销工作包括两个支点——重大项目运作与能力建设。这里略去不谈。)
而白区,我们不求全面,但求重点突出!只有重点突出,那一点微弱的火苗,才不至于熄灭。所以,对白区的机会,细心甄别就非常必要了。回到前面的那个30个人平均分配区域的公司,我给出的调整建议是建立根据地,派驻大量人员,形成局部优势,同时建立一小支机动部分(可能3-5人),来甄别和抓取白区的机会。因为运作的方式不同,做白区工作需要的人员自然与红区不同,比如勤恳踏实的人,更适合红区的工作。而白区,则侧重于具备敏锐嗅觉,善于在复杂环境中把握机会的人。这其实和当年对地下工作者的要求并无二致,我们不能安排“李云龙”、“许三多”式的干部和士兵到白区工作。
红区和白区面临的市场环境不同,工作性质和内容不同,我们的打法也不同。
这里,可能大家希望我给出具体的内容方面的建议。我多次说过,作为咨询顾问,过于陷入内容层面是十分危险的。你在自己的企业,已经工作数年甚至数十年,你对所在行业的了解远甚于我,如果你还需要我给予具体的内容操作建议,要不是你的水平太差,要不是我过于自以为是。我当然不想自以为是,我也不认为你水平差,所以我能够给予的,就是方法论而已。为此我曾经和某位CEO开玩笑:“你付给我一条鱼,然后我给你五条鱼,我神经病啊?”我们能够给予客户的,只能是“渔”。我们不仅给不了鱼(我们手上也没有鱼),甚至也不会给渔网,我们给予客户的,是编织渔网的方法,因为渔网早晚会破烂,而编织方法总是有效。其实,在咨询行业,即使是大名鼎鼎的麦肯锡、埃森哲、波士顿,也数度因为陷入具体的内容而不能自拔。有位曾经在以上公司任职的朋友和我说:“在工作一年以后,我赶紧离职了,到处推广的所谓‘方案’,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是否正确,实在受不了。”
简单总结一下,红区和白区,市场开拓的方法不同,需要的人才素质也有明显的差异,这一切需要管理者的摸索和判断,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勇气和信念。另外,对白区市场人员的考核,也应该与红区不同,很多市场开拓中的问题,都与绩效考核方案高度相关。很多公司,对白区的考核方案,和红区完全一样,这样的结果就是白区永远是白区。这个问题突出又重要,我们留在后面,单独一节来统一阐述市场人员的绩效评估。
四、建制转移
市场上有红区和白区,我们的目标是向白区进攻,进而把白区变成红区,当然同时红区不能“白化”。很多时候,为控制风险计,我们往往会试探性地开拓新市场,比如派驻少量有生力量到白区。这样的战法,目的是避免过大的损失。但另一个问题就产生了:如果派驻的力量失败了,是否就表示白区没有机会呢?
回到本文开头的A、B两支队伍狭路相逢的场景,我们不难找到答案。或许仅仅是你的力量不足,对手又过于强大,导致你无法站稳,甚至连立锥之地也没有,直接铩羽而归罢了。因此,我不赞同试探性地进行市场开拓,要想取得成功,最好有相比对手压倒性的力量,最起码也要势均力敌。
我们在白区一直进行的“地下工作”,通常的目的并非是收益(利润)。白区的这些工作,相比较于投入,也很难取得有价值的收益。白区工作的目的是找到机会点(比如对手的薄弱环节),将来可以由此切入,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。而红区向白区的进攻,就是针对机会点,一次性给予足够的投入,这就是“建制转移”。
没有足够的力量,我们的市场就会失败,零星的投入还可能会给我们一个错觉:该市场没有机会,我们没有竞争力。相对红区,白区敌方势力强大,即使我们全力以赴也不见得会成功,更遑论试验性的派驻零星兵力了。同时,“一人计短二人计长”,如果有一支成建制的队伍,如销售、营销、服务团队的协同作战,各层次人才的紧密配合,我们的成功率无疑会得到很大的加强。
市场的发展,总是红区不断扩大,白区逐渐压缩的过程,其中最有效的方法,我认为就是“建制转移”,在红区已经得到验证的有效方法,总结归纳为SOP和FAQ,结合白区地下工作取得的信息,一次性由红区派驻一支队伍到白区,在白区选择对手最薄弱处,在市场区隔内努力使得我方形成优势,逐步把白区转化为红区,直至“祖国山河一片红”。顺便说,一次派驻一支队伍而不是一两个人,也是上节我们说到的“承诺与一致原理”的应用。
在建制转移中,需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,不能留有退路。有人说不成功怎么办?是啊,全力以赴都不见得成功,如果“人在曹营心在汉”,那还有什么希望?!开拓新市场,在做好该做的准备后,需要忘记失败,根本不考虑失败!没有这样的勇气,注定不能成功。有人曾经问稻盛和夫,京瓷开发新产品的成功率是多少,稻盛回答说百分之百。老先生的意思并不是说一定能够成功,而是你需要有必胜的信念!
还有,因为需要建制转移,每次的投入会比较大,所以我们不能全面开花,而是要找到重点,逐步展开。我曾经就参加展览会的事情和客户讨论过,他们每年要参加10多次展览会,因为经费的原因,每次的投入很有限,导致效果不好。我给予他们的建议是,只参加最重要的1-2次,但要确保在这1-2次的展会上,展示足够的实力,要给客户形成一流企业的印象。至于剩下的,不参加又有什么关系呢?与此道理类似,我们需要避免漫天开花,全面作战的问题。这其实还是聚集力量,以确保局部优势。
红区向白区的进攻,核心的方法就是建制转移。建制转移的要点,简单归纳一下:
(1)做好前期工作。白区的工作要到位,包括信息情报工作,找寻合作伙伴,找到机会点和切入点。注意对可能的机会进行充分的比较,不贪多。
(2)准备好建制。这也对红区(尤其是根据地)提出了一个要求:除了打足够的粮食之外,还要培养队伍,培养明天战斗所需要的队伍。游击战的时候,我们就要考虑阵地战、歼灭战、大会战。
(3)建制转移。首先是破釜沉舟,切断自己的退路;其次是聚集力量,由点到面进行突破;然后在运动中发展,逐步将白区转化为红区,乃至建立新的根据地。
在建制转移中,一样有个问题:如何对转移人员进行考评?薪酬制度该如何设计?这一问题很大程度会导致能否有效实现转移。很多时候,看起来天大的问题,可能只是细节的问题。1999年4月15日,韩国一架飞机在虹桥机场坠毁,后来查明的原因是混淆了公制和英制,在该往上飞的时候掉头向下,一场悲剧就此发生。
五、利器与软肋
我常常提出一个问题:“如果你问客户,为什么会购买(或拒绝)你公司的产品,客户通常的回答会有几点?”客户绝不会说:“我买你公司(或某对手)的产品,原因是一、二、三、……、九、十。”他们通常的回答,大概是一点或两点,最多不超过三点。这一两点就是你的利器(或者软肋)。
为此,我们可以看下图:
我们姑且称之“5圈图”。这一张图讲完了营销的两个要素:需求与竞争。开拓新市场我们需要做的无外乎上图说到的几个要素:
1.我们的优势、弱项分别是什么?
不妨先尽可能列出我们的优势,头脑风暴可以,结构化发言也可以,但关键是需要归纳总结,而归纳则一定需要遵循结构化的方法,如归纳为:客户关系、解决方案、服务与商务等几方面。
2.对手的强项、弱势又分别是什么?
方法同上,不再详述。
3.客户的需求是什么?
此处要注意的是,客户的需求遵循“冰山模型”,客户向你描述的其实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那一点点,至于水面下的部分(大约占90%),是需要你自己去发掘和挖掘的。
举一个例子:一家光伏设备制造商收到一个需求,他的客户要购买一套太阳能发电设备。那么客户的需求是什么?冰山上面的部分,就是客户所说的这样一套设备而已,但事实上是这样的吗?进一步分析知道,客户是一位投资者,他们的真正需求是赚钱(或者称投资回报)而已。对这样的客户,如果你强调设备的价格比较便宜,维护比较方便,固然也有一定的作用,但并未说到他的心坎上。后来这家厂商通过两方面的工作征服了客户,尽管他们设备的价格高出竞争对手10%以上。这两方面的工作是:(1)和银行达成了融资条款,可以提升客户的自有资金回报率;(2)和电网公司达成一致,可以保证客户的发电量能够尽早上网售卖。
你只有明确了客户的真实需求,你所有的优劣势分析才有真正的意义,否则就只是“研究工作”而已。
在竞争中,我们需要找到我们的优势,还有对手的弱点,以及客户需求,三者重叠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利器。考虑到各种各样的限制条件,利器通常只有寥寥一两点。我们要抓住这个利器,达成竞争优势。同时,我们还需要避免软肋暴露在竞争中,考虑到正常情况下我们无法改变对手,避免软肋的方法大约只有两点:提升自我弥补短板,以及引导客户需求。
从本质上,营销的过程就是产品(服务)的卖点匹配客户痛点的过程。客户最关键的需求,就是他的痛点。考虑到短期弥补自身短板的难度,营销工作的重点其实在于引导客户需求方面,换句话说就是在客户需求冰山的水面下的部分,发掘对我方有利的因素。结合到上面的“5圈图”,形象说就是把客户需求的那个圈向上引导,让“客户需求”圈与上面两个圈的重叠部分的尽量多,最理想的状况是,它与底下两个圈没有交叉。当然,这是理想状况,营销要做的是尽力而为。
如果你找到了利器,又能有效地避免软肋,你离市场的成功就不远了。剩下的,我们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来支撑,其关键有: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,以及搭建面向未来的能力建设体系。
六、激励机制设计
开拓新市场,有效的激励机制至关重要。我甚至认为,这可能是首要的原因。我们描述下一些现象,看看是否在你的公司中存在:
1.公司根本就没有所谓新市场的说法。换句话说,没有专门给予新市场不一样的政策。
2.营销人员不愿意开拓新市场,一旦安排人员去进行新的市场,他们甚至常常以离职相威胁。
3.销售人员普遍认为:上级只要看我的业绩就好,至于过程,您还是不要关注了吧。
4.营销组织结构中,没有“中枢”概念,如果用人来做比方,就相当于只有四肢,没有大脑。
5.销售人员的奖金(提成)算法越来越复杂,以致需要庞大的计算队伍,即使如此,发放的时间也常常延迟。
6.部门合作越来越难,要不遇事推诿,要不会要求计算工作量乃至所谓的“贡献值”。
我当然还能够写出更多,也许用上1万字也描述不完,这些问题的根源,正在于激励机制设计,包括薪酬体系、绩效评估以及晋升淘汰机制等。其中晋升淘汰机制,既是激励机制,也是能力建设机制,我将在下一节“能力建设机制”中进行阐述。
(一)提成制及其问题
很多公司对于营销人员的薪酬,都在实行提成制,它的好处在于简单易行,对销售人员也有很强的激励作用。不过其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是明显的,就是对长远的考虑不足,销售人员很难有归属感,同时部门协作存在较大的障碍。不能说提成制一定不好,但如果你公司的业务比较复杂,特别是需要团队配合,那就不适用提成制。如何现在还在采用,就需要尽快调整。为什么说尽快,因为这个方式时间越长,调整越难。提成制可能存在的问题,受限于文本长度,请恕不再详述。我只能说,根据我们实践的结果看,调整提成制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,很多时候仅仅是管理者的“恐惧”罢了。
提成制的设计,简则简矣,可也是一种“懒惰”的制度。因为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营销人员的工作,于是采用仅仅从结果角度来分配奖金的方式。换句话说,这种方式会忽略“因”。而想要提高,唯有在“因”上下功夫,仅仅关注“果”是达不到目标的。
(二)新市场开拓人员的薪酬设计
对于新市场开拓的人员,需要给予恰当的薪酬。什么是恰当?如果业务人员甲在成熟市场能够取得的收入是X,那么开拓新市场应该以此为基数,结合业绩进行上浮。而此处的业绩,注意常常并非订单和回款,可能是认识多少客户,可能是邀请参观公司或样板工程,可能是举办相应的营销活动,等等。具体的内容要结合你公司的具体情况,你可以问:要实现市场扩张,需要哪些阶段性的目标?这一切决定你对自身业务的认识,我无法给出更加具体的内容和建议。有兴趣的,可以参考华为当年开拓海外市场的做法,相关的资料互联网上随处可见。
如果前文提到的,你公司普遍存在销售人员不愿意开拓新市场,那就表明薪酬制度的设计出了问题。针对此,你还可以通过津贴的方式进行平衡,有人问我,津贴该如何设计?其实很简单,对于大家都不愿从事的岗位,采用津贴,逐步加大到平衡位置。当然前提是你的岗位设计是恰当的。
(三)绩效评估
目前为止还是有很多企业,其绩效评估是围绕KPI展开的。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,只是KPI通常只体现直接成果,对于价值观和人才培养考虑不足,因此需要补充这两项内容。我一般建议采用PBC(Personal Business
Commitments,个人绩效承诺)的方式进行绩效评估(这也是目前华为采用的方式)。因为是承诺,所以我们不说绩效考核,而称为评估。当然,也有公司采用OKR(Objectives &
Key Result)方式,比如英特尔、谷歌和国内的小米。很难说哪种方式是好的,关键还是和你企业的发展状况匹配。
绩效评估的具体内容、权重设定,需要根据外在情况不断调整,一方面与战略匹配,一方面要抓最短的那块木板。一项绩效制度,如果5-10年没有变化,那一定是有问题的。原因在于,绩效评估是指挥棒,你鼓励的内容应该是管理中的短板,时间一长,正常而言这个短板会成为长板,这时你应该重新找到短板,进行相应的鼓励,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。
关于激励机制的设计,是一个大话题,也是企业管理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,尤其在营销方面。因为我们在历史上有几十年是没有营销概念的(计划经济年代),所以总体上我们的营销管理水平,相比较研发和生产,更加低下。加上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,又常常因为模块化的划分,呈现割裂的状态,激励机制的问题尤其突出。但考虑本文的主题是开拓新市场,为免喧宾夺主,只能就此打住。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“大道至简”订阅号前面的文章,也可以和本人联系。(P.S.你若有心,一定知道该怎么联系我。反之,你肯定不是合格的营销人员,我说了也是白说。)
七、能力建设机制
几乎每一位管理者都困扰于一个问题:无人可用。记得上世纪末,华为就不断强调:我们缺什么?我们最缺干部!很欣慰的是,今天华为在喊:少将连长!“人力资本增值优先财务资本增值”,华为不是喊口号,而是三十年如一日重视人才培养的结果。可我们大部分的公司,大约是相反的,他们是少尉在担任师长、军长。
建设根据地,建制转移,逐步扩展红区,直至“世界山河一片红”,其中首要的,就是人才了吧!我们不讨论“生而知之”的天才,我们关注的是“学而知之”和“困而学之”的人。在我看来,能力建设是一个大概念,不仅包括培训培养,还包括招聘调配、晋升淘汰、岗位设计等。我一再说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就是两点:“人尽其才,人才增值”。其中首要的是发挥人的长处,然后是不断增强人的能力。
(一)人尽其才
过去我们说招(zhāo)人,今天也许更应该说找(zhǎo)人,或者说寻人。曾经有位总经理向我感慨招不到合适的人,尤其是其关键岗位。在讨论的过程中,我发现他所有的动作就是等着人投简历,然后筛选并通知面试。于是我问他几个问题:
(1)经常找工作的人,水平高还是低?
(2)水平高的人,什么情况下会跳槽?
(3)高水平的人为什么会来你的公司?
要想找到合适的人,必须主动出击,包括利用一切的机会,比如朋友聚会,同学聚餐,参加展会,甚至与客户的交流。对于高水平的人才,还要放下身段,以合作(合伙人)的姿态,而不是招人的姿态来对待。同时,我们还需要建立一套能够有效识别人才的方法和机制。
对于大部分公司来说,与其招聘外部的优秀人才,不如先把内部人才用好。原因正在于:如果现有的人才无法发挥他们的才干,即使招聘来能干的人才,又如何保证发挥他们的才能呢?用好内部人才,关键的一点就是“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”,即人尽其才。鉴于我们无法一开始就十分清楚每个人合适的岗位是什么,所以内部人才的调配自然就必不可少,以便给人才更大的发展空间。
当然,即使我们费劲了心血,100%的人岗匹配也是做不到的。按照杰克·韦尔奇的说法,外部招聘如果能够做到60%,内部调配做到80%的准确率,应该就是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。
(二)人才增值
首先当然是培养。培养的方式,依据德鲁克的说法,第一步是搞清楚每个人擅长什么,然后再“苛求”什么。而“苛求”的内容,自然是岗位的高要求。换一种“文”的说法,就是先清楚任职资格(能力模型)是什么,并找到标杆(榜样),这个标杆就是目标,围绕目标建立逐步提升的路径。培训自然是少不了的,但更重要的还是实践中锻炼和学习,尤其是向标杆的学习。标杆既可以是内部的,也可以是外部的。
领导力大师约翰·科特在《变革之心》中说到,企业变革的路径不是“分析—思考—变革”,而是“目睹—感受—变革”,这其实也适用于人才培养。找到标杆,目睹—感受—变革。拿我自己的经验来说,我曾经与一位下属就某件事情的做法沟通了很多次,却总是达不到要求。“我来做。”有天我忍不住说,“你在旁边看就好。”然后从头至尾完完整整做了一遍,结果他从此就掌握了。
晋升淘汰机制,则是人才增值的“外显”手段。让能干的人得到提拔,并淘汰不合格的人,是人才队伍整体能力提高的有效手段。要说明的是,所谓淘汰,不仅是辞退,还有转岗、降职等方式。
至于岗位设计,要注意两个问题:一是不要太过强调专业化,二是不要设计一些“只有上帝才能胜任”的岗位。不要过于专业化,是因为开拓市场需要综合能力很强的人才。而所谓“上帝才能胜任”的岗位,指的是该岗位对素质的要求往往是自相矛盾的,比如某公司通揽全部营销业务的营销总监。根据我们对营销模型的定义,营销包括销售、市场行销、服务和客户关系四大功能。这些功能的要求是不同的,有的需要发散性思维(如行销),有的需要严谨和逻辑性(如服务)。同时具备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人才,是很难找到的。
一个组织,如果不能建立“人才增值”的机制,人才资源就一定会枯竭。学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另外,没有这样的机制,真正了不起的人才迟早也会另谋高就。组织的发展,归根到底是人才的发展,今天的组织尤其如此。市场开拓,面临的是新的环境,新的机会,对人才的要求自然更加迫切,要长治久安解决市场开拓的问题,人才的重要性,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。
八、总结
正如引言中所说,开拓新市场是一个企业永恒的话题,这和人一样,只要一息尚存,总是要提高自己。而其中的方法论,归纳起来就是两点:建立根据地和建制转移。
(一)建立根据地
这正如战争的逻辑,在局部市场,必须形成优势,最好是压倒性的优势。唯有如此,你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成果。这里的成果,包括:(1)来自根据地的收益,解决生存问题;(2)找到市场开拓的方法论;(3)培养人才。其中第(2)点的重点就是建立SOP(标准作业流程)和FAQ(常见问题与解答)。
同时,我们需要两条路径进行相关工作。一是逐步扩大根据地的地盘,形成“红区”。另一是在“白区”埋下一颗“火种”,为未来的市场开展奠定基础。
(二)建制转移
在“白区”投入过小的力量,往往会成为“炮灰”,致胜之道是建制转移。在分析白区那些提前埋下的“火种”带来的信息基础上,找到敌人最薄弱的环节,然后一次性投入成建制的力量,以快速取得领先,转白区为红区。其中成功的关键,一方面是信息,另一方面是我们的SOP和FAQ是否恰当和准确。如果万一失利,我们需要退回根据地,重整旗鼓,即重新调整确立根据地的三项成果,尤其是后两项成果:找到方法论和培养人才。不抛弃不放弃,重整旗鼓以便再战。
要保证以上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,达到“祖国(世界)山河一遍红”的终极目标,还有两项非常关键的支撑,即薪酬绩效机制和能力建设机制的确立和实施。
顺便说一下,按我的理解,所谓“终极目标”,指的是“永远都无法实现”目标。可能很多人会说,如果知道无法实现,怎么能称为“目标”?可如果你的“终极目标”是可以实现的,万一实现了呢,那岂不是没有目标啦?人生没有目标是很可怕的!可能又有人说,目标实现了再重新建立新的目标啊?可那就不能称为“终极目标”啦!好像有点意思吧。《大学》开篇说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也就是说目标是“至善”,这是极限的概念,“至善”当然是无法实现的。有次孔子的弟子子路问老师的志向,孔子回答说:“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。”这大概也是乌托邦吧,直到2500年后的今天,其实也没有实现呢。
其实我说这些,不是要表达“实现”还是“不实现”的问题,我想发达的内容,用流行语说就是:“一直在路上,一直在修行。”工作中接触很多的企业主,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一种矛盾和虚无的状态,其原因正在于没有建立一个“永远无法实现”的终极目标。当然,对大多数人而言,你还是定一个阶段性的小目标比较好,比如“先赚他一个亿”。
扯了点别的,回到主题,为拓展市场,需要建立两项关键的机制:薪酬绩效机制,能力建设机制。影响这两项机制建立的关键问题,则是“短视”。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常常是矛盾的,而今天我们对人的评价,更多在于短期业绩(如季度、年度),这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。小企业因为生存问题如此,大企业乃至上市公司因为财务报告的问题也如此。
可是说实话,我并不知道如何解决“短视”这一问题,或许还是要从企业文化,乃至经营哲学的角度来根治吧。
【全文完】